请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

电话

Top

Top

智能制造行业的前景

2025-06-19

积极因素

  1.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 

2025年全球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,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。据统计,2025年全球智能制造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.5万亿美元至2872.7亿美元(不同统计口径),同比增长13.5% - 15%。其中,中国市场规模将突破5.5万亿元人民币,占全球份额约30%,增速显著高于欧美地区。

预计到2029年,中国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将突破7.6万亿元,2024 - 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5.6%。

2.技术融合与创新 

AI与制造业深度融合:AI技术将形成标准化、模块化的工业智能组件,工业场景将反哺AI算法,催生具备领域知识的垂直大模型,推动生产模式从传统的机械化、自动化向智能化、柔性化转变。

智能工厂成为新标杆:通过数字化、自动化和智能化手段,智能工厂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高度透明化和灵活化,缩短生产周期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。

产业链协同与优化:通过建设跨企业制造资源协同平台,实现企业间研发、管理和服务系统的集成和对接,开展制造服务和资源的动态分析和柔性配置,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竞争力。

其他技术突破:工业物联网实现设备、产品与系统的互联互通;数字孪生技术覆盖产品设计、生产优化、预测性维护等全流程;“AI + 机器人”深度融合,协作机器人市场爆发式增长;增材制造(3D打印)实现工业化应用;区块链技术赋能供应链等。

3.产业生态变革 

分布式制造网络:5G + 边缘计算支持跨地域协同生产,降低供应链风险。

循环经济模式:智能回收系统结合区块链,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。

服务型制造转型: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,如罗尔斯·罗伊斯通过“Power - by - the - Hour”服务按使用时长收费。

4.政策支持 

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,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其健康发展。例如,德国提出的“工业4.0”战略、法国的“新工业法国”计划、美国的《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》、日本的“社会5.0”战略等。

在中国,“十四五”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政策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、网络化协同、智能化变革。

5.区域合作深化 

东盟、非洲联盟等组织推动区域内智能制造技术转移,新兴市场崛起,印度、巴西等国凭借人口红利与政策支持,成为智能制造投资新热土。

挑战因素

1.技术标准化滞后:全球尚未形成统一的智能制造技术标准,导致设备互联互通成本高。

2.数据安全风险:工业控制系统遭受网络攻击事件频发,数据安全存在隐患。

3.人才缺口:到2025年全球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缺口将达200万 - 450万,中国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缺口将达450万人,人才总需求规模将突破900万。

4.中小企业转型困境:数字化转型成本高,德国中小企业平均投入需百万欧元,中国中小企业也面临资金压力。

相关新闻

联系我们

您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式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收到您的询盘之后会在2-8小时回复您!

拨打电话

发送邮件

留言表单

添加微信

电话

微信

19932259858